本文目录一览:
联轴器 功率
选择联轴器的主要依据是传递的最大扭矩,传递的最大扭矩应小于或等于许用扭矩值,最大扭矩的确定应考虑机器制动所需加减速扭矩和过载扭矩。但是往往因为在设计时资料不足或分析困难,最大扭矩不易确定,此时可按计算扭矩选用。即计算扭矩不超过许用扭矩值。计算扭矩Tc可用下式求出:
Tc=KT T=9550×Pw/n=7020×PH/n 式中T=理论扭矩N.m
K---工作情况系数,可参考JB/ZQ4383-86 《联轴器的载荷分类及工作情况系数》选用,
通常1<K<5。
Pw ---驱动功率;Kw; PH---驱动功率:马力 n----转速rpm
详细介绍,请看:
齿式联轴器如何选型,与轴孔直径有何关系
一.联轴器的选定:
1、选择适当的形式:根据机械特性的要求,如传递扭矩的大小、刚度要求、振动、冲击、耐酸碱腐蚀、传动精度等确定合适的类型。
2、计算扭矩
联轴器传递的最大扭矩应小于许用扭矩值。最大扭矩的确定应考虑机器制动所需要加减扭矩和过
载扭矩。但是在设计时资料不足、分析困难、最大扭矩不易确定时,可按计算扭矩选用。即计算扭矩不超过许用扭矩值。计算扭矩 Tc用以下公式计算
Tc=KT T=9550*Pw/n T=7020*Ph/n
式中T-理论转矩(N.m)
K - 选用联轴器有关的系数。可参考JB/T7511-94《机械式联轴器选用计算》
PW - 驱动功率(KW) PH - 驱动功率(马力)
n- 转速(rpm)
3、确定孔径范围(注:主从动轴径不同时,应按大端直径选用联轴器的规格)。
4、选择轴孔及键(或胀紧联结套)的型式。
注:轴孔与键槽公差按国家标准:圆柱轴孔公差取H7,圆锥形轴孔公差取H8,键宽公差取P9。
二、联轴器越大,那么可以配套的轴孔也越大,同时轴孔的最小值也要变大。
举个实例:型号GICL3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许用轴孔范围30-60,型号GICL4的轴孔范围为32-70
在做机械设计时轴和联轴器,齿轮,轴承的配合如选取?
可以这样考虑问题:
1、配合的类型分为三种:间隙配合(原称:动配合)、过渡配合、过盈配合(原称:静配合).
a、间隙配合——轴与孔之间有明显间隙的配合,轴可以在孔中转动
b、过盈配合——轴与孔之间没有间隙,轴与孔紧密的固联在一起,轴将不能单独转动
c、过渡配合——介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的配合,有可能会出现间隙,也有可能出现过盈,这样的配合可以作为精密定位的配合
2、当轴需要在孔中转动的时候,都选择间隙配合:
a、要求间隙比较大的时候选H11/c11(如:手摇机构);
b、要求能转动,同时又要求间隙不太大就选择H9/d9(如:空转带轮与轴的配合);
c、若还要精密的间隙配合就选择H8/f7(如:滑动轴承的配合)
扩展资料:
最大间隙: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值,或孔的上偏差减去轴的下偏差。
计算公式: 最大间隙:Xmax=Dmax-dmin=ES-ei
最小间隙: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值,或孔的下偏差减去轴的上偏差。
计算公式:最小间隙:Xmin=Dmin-dmax=EI-es
特点:
a.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。
b.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的上方。
c.允许孔轴配合后能产生相对运动。
应用:间隙的作用为贮藏润滑油、补偿各种误差等,其大小影响孔、轴相对运动程度。间隙配合主要用于孔、轴间的活动联系,如滑动轴承与轴的联接。
过盈配合特点:该结构简单,同轴性好,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、扭矩及动载荷。但对配合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,装配不方便。
最松状态: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小过盈Ymin,是孔、轴配合的最松状态。
最紧状态: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过盈Ymax,是孔、轴配合的最紧状态。
过渡配合的特性,是可能具有间隙,也可能具有过盈,但所得到的间隙和过盈量,一般是比较小的,它主要用于定位精确并要求拆卸的相对静止的联结,要求孔轴间有较好的对中性和同轴度且易于拆卸、装配的定位联接,如滚动轴承内径与轴的联接。
最大间隙: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间隙Xmax,是孔、轴配合的最松状态。
最大过盈: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过盈Ymax,是孔、轴配合的最紧状态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间隙配合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过盈配合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过渡配合